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知网杀熟?年均涨价近20%,太原理工大学:停用几个月还是签约,“习惯了”!

知网杀熟?年均涨价近20%,太原理工大学:停用几个月还是签约,“习惯了”

时间:2025-07-07 09:36:35 来源:方领矩步网 作者:综合 阅读:175次

原标题:知网杀熟?习惯了年均涨价近20%,山西某高校:停用几个月还是知网涨签约,“习惯了”

来源: 时代财经

4月18日上午,杀熟#网传中科院停用知网#的年均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截至18日下午17时,近太该话题阅读量达1.5亿。原理用个月还

网传内容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于4月8日发布通知称,学停同方知网技术有限公司(CNKI数据库出版商)暂停中科院对CNKI数据库的签约使用权限,即日起,习惯了CNKI科技类期刊和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无法下载。知网涨

同时,杀熟该网传消息称,年均“2021年,近太中科院集团CNKI数据库订购总费用达到千万级别,原理用个月还该数据库高昂的学停订购费用已成为中科院集团资源引进中的‘巨无霸’”。

网友也忿忿不平,“高校和众多毕业生,苦知网久矣”“我自己的论文,自己下载还要花钱”“为什么知网可以拿别人的论文跟客户收钱,知网给过论文作者稿费和版权费吗”?

中科院称属实,知网否认

针对网传内容,4月18日上午,中科院图书馆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停用消息属实。“从20号开始停用,现在还可以用。因为科学院没有和中国知网达成统一采购的合作。现在是开通了万方和维普,可以用这两个替代一下。”

而知网回应完全相反。4月18日上午,知网方面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网上有关报道内容不属实,“具体你们可以跟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去联系。”

4月18日下午,时代财经向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办公室核实上述内容是真是假时,对方称:“我们不接受采访,那些信息是否属实,你们自己再去核实。”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知网是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作为国内知名度与论文载量均排在前列的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建立至今,一直位居国内各大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库选择前列。

天眼查显示,中国知网项目所属公司为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同方知网”),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由A股上市公司100%持股。

同方股份财报显示,同方知网主要从事互联网出版与服务业务,已形成“中国知网”(CNKI)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和《中国博硕士论文数据库》等一系列产品。仅2020年一年,同方知网主营业务收入11.68亿元,毛利率高达53.93%;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4.96亿元,毛利率达51.30%。

知网在国内文献检索领域占据很高的市场份额。从知网的公开资料中可以看到,CNKI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因此,对于中国知网提出的涨价要求,大部分高校只能被迫接受。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竞争法与竞争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孙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学术数据库不再将版权保护作为激励创新的催化剂,而是将其当作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手段,恣意滥用版权实施垄断高价,破坏、妨碍并制约相关市场竞争,其滥用行为便不能逃脱反垄断法的审查和惩治。

对于知网的经营模式是否涉嫌垄断,北京市海淀区东升镇市场监管所对时代财经表示,需要进行调查,掌握一些证据后再进行研判。“这个事我会跟我们的执法大队,包括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密切联系,看是否属实”。

“停用是谈判策略”

近年来,中国知网因频繁涨价多次遭高校抵制。据《红星新闻》统计,从2012年至2021年的十年间,至少有6所高校发布公告表示暂停使用知网,其中包括北京大学,原因均为知网收费涨幅过高。

2016年1月,武汉理工大学发布了知网停用的通知,称“由于续订价格涨价离谱,我校与中国知网公司的谈判不成功。这些年来,CNKI公司涨价幅度过大的行为已受到全国很多高校的抵制,包括许多知名的985高校。”

据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统计,2000年以来,知网每年的报价涨幅都超过10%,特别是2012年涨幅高达24.36%。从2010年到2016年的(报价)涨幅为132.86%,年平均涨幅为18.98%。

同年3月,北京大学也贴出即将停用知网的通知,称“不向商家过分的涨价行为轻易妥协”。北大图书馆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知网的购买费用涨价过高,已超出了图书馆的预算限额。

2018年12月,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公告称,因与知网就续订价格及使用方式未达成一致,经研究决定,自2019年1月1日起,暂停访问知网数据库。

2021年,集美大学图书馆公告称,由于知网数据库资源价格不断上涨及预算原因,学校对订购方案进行了调整。

不过,在停用一段时间后,多数高校仍恢复了与知网的合作。

4月18日下午,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对时代财经解释,学校的很多师生都习惯了使用知网,如果停用,他们会不舒服,“2018年那次停用,只停了几个月就用回知网了”。

该工作人员坦言,停用知网是学校与知网方面谈判的一种策略,“他们的涨幅还是比较大的,不想价格升的那么高,要把价格谈到我们能承受的经济能力范围内。知网的价格与订的内容数量和范围有关,我们的订阅满足我校师生的使用就够了,现在的订阅价格是每年几十万元,因此,即使知网涨幅较大,但对我们来说影响也不大。”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 贵州茅台首次单独披露茅台酒经营数据,年内含税收入破千亿,但增速下降
  • 年报“难产”遭立案,受赠资产怪事不断,*ST邦讯或难逃退市
  • 马来西亚在讨论将棕榈油出口税下调至4%-6%
  • 美国网民抱怨看病时哭了被多收40美元,评论区更精彩
  • 中方邀请古巴国家主席访华,外交部:此访将为中古关系注入新动力
  • 主题基金行业投向不得出现“等”字 监管审慎新生概念 基金经理亦言困难
  • 白酒“新国标”实施进入倒计时,下半年投资机会在哪里?
  • 我国夏粮丰收有基础 今年夏粮收购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推荐内容
  • 多地挂牌第五批土地出让,土地出让模式从集中出让转向常态化
  • 西班牙猴痘溯源结果公布:桑拿浴室出现的超级传播者
  • 美元的反弹动能或边际减弱
  • 央行今日进行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与此前持平
  • 盛大金禧暴雷!未兑付资金近200亿,承诺“年回报率”可达16%,当地监管部门:涉嫌非法集资!
  • 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已超1300例,社会面清零难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