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中国经济:超预期因素扰动,如何迎难而上?
中国经济“新”观察|解码中国经济:超预期因素扰动,解码经济如何迎难而上?中国
中新财经4月21日电 (左宇坤 李金磊 石睿)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中国经济一季报。超预一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4.8%,期因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素扰
面对新一轮疫情和俄乌冲突等超预期的动何内外环境变化,一季度中国经济的迎难表现该怎么看?未来又该如何继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而上推动中国经济的解码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新财经·中国经济“新”观察》栏目采访多位专家,进行权威解读。中国
《中新财经·中国经济“新”观察》视频访谈现场。超预 中新社记者 李骏 摄增速4.8%,期因该怎么看?素扰
“总的来讲,国民经济还在合理区间运行,动何但也面临更大的迎难不确定性和挑战。”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我国经济已连续8个季度同比正增长,正在持续复苏。同时,增速和去年第四季度环比有所改善,和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对比也保持了领先。
管涛指出,现在全球正面临高通胀问题。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全球近60%的发达国家通胀已超过5%,一半以上的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通胀超过7%,而我们CPI衡量的通胀在1%左右,物价稳定在全球也是比较亮眼的。
管涛同时提及当前面临的一个突出挑战,由于出现了突发的超预期因素,经济的循环畅通遇到了新的阻碍,市场经济主体也面临新的困难,如调查失业率有所上升,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中国首席研究员温彬也提到,因为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多新变化,下阶段要进一步加大逆周期宏观调控力度,针对疫情冲击影响较大的一些行业以及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要加快落实减税降费等措施,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
中金研究院董事总经理赵扬认为,“整体上判断,今年要稳增长,更多要借助于财政政策。总体上“宽财政、松货币、紧信用”的政策组合可能性更大。”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在《中新财经·中国经济“新”观察》访谈现场。 中新社记者 李骏 摄3月消费负增长,要怎么稳?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659亿元,同比增长3.3%;但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33亿元,同比下降3.5%,环比下降1.93%,出现负增长。
管涛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疫情的多点散发限制了线下的消费场景,例如餐饮出现了比较大的下滑;另有一些超预期的突发因素增加了市场主体的困难,影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还有就是经济的循环畅通受阻,价格上涨也影响了消费意愿。
“市场预期转弱的势头还没得到缓解,也影响了消费意愿。所以一季度居民的消费倾向下降,储蓄倾向上升,也是造成消费不振的原因。”管涛表示。
下一步,管涛认为,除了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和稳住市场主体,还要加大对困难的市场主体和困难人群的纾困力度,通过财政税收政策支持,改善他们的预期和现金流。
“比如今年,我们除了有1万亿元左右的减税降费,还有1.5万亿元的留抵退税。改善企业的现金流,实际上对于保住市场主体、改善预期是有好处的。”管涛说。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中新财经·中国经济“新”观察》访谈现场。 中新社记者 李骏 摄地产销售面积、销售额双降,为什么?
一季度经济数据中,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1046万平方米,下降13.8%;商品房销售额29655亿元,下降22.7%。对此,赵扬认为,房地产确实是属于投资三个板块里面比较弱的一个板块。
从供应端看,1-3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7765亿元,同比增长0.7%;其中,住宅投资20761亿元,增长0.7%。开发投资增速位于5%以下的水平,且接近零轴,数据偏冷。
“房地产其实很重要的一点是预期。”赵扬表示,房地产一方面受到大环境影响,我国跟房地产相关的大金融周期是在往下走的;另外,在疫情多点暴发的情况下,住房销售确实也相对较弱。
赵扬认为,以房地产带动投资和经济增速的时代基本已经过去了。房地产中长期可能不会再重演过去非常强劲的增长,未来将呈现逐渐走稳的趋势。
中金研究院董事总经理赵扬在《中新财经·中国经济“新”观察》访谈现场。 中新社记者 李骏 摄物价保持低位,未来会涨吗?
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物价变动也在经济一季报中有所体现。在全球通胀压力加剧的情况下,一季度我国CPI同比上涨1.1%,比1-2月份涨幅略有扩大。
管涛认为,一是我们应对疫情时主要保市场主体,供给的恢复要快于需求;二是我们率先复工复产,财政货币政策相对比较克制,没有“大水漫灌”;三是我们一直采取保供稳价措施,对原材料涨价的影响、对物价最终消费的影响起到一定的作用。
“同时,国内市场比较大,全产业链的工业体系比较完整,整体供给比较丰富,物流总体上比较畅通。这样的情况下,物价是比较稳定的。”
管涛还提到,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快于GDP的平均增速。很少有这种情况。“这反映出我国农业生产,特别农作物的生产形势比较稳定,猪牛羊肉禽等畜牧业也是在平稳增长的,对于未来CPI的稳定有很重要的作用。”
对于是否存在滞胀的风险的问题,管涛认为,PPI持续高企是需要关注的,肯定会越来越多地向CPI传导,这也是要注意观测通胀走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中国眼前主要的矛盾还是稳增长。CPI未来即便可能会有所回升,但大概率还是能够实现3%左右的预期目标。”管涛表示,我们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国家,应对温和通胀有一定容忍度。但通胀毕竟关系到民生,所以还要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持物价稳定。
《中新财经·中国经济“新”观察》访谈现场。 中新社记者 李骏 摄疫情反复,是否影响全年经济目标实现?
提及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疫情的多点散发和持续冲击无法忽视。温彬认为,面对疫情影响,全年保持是否能在运行在合理区间,上半年经济能否稳住至关重要。
“当前国内的经济运行中,在原材料涨价、需求减弱下,要尤其关注中小微企业的经营压力和困难,所以下一阶段要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政策支持,稳住中小微企业,这对今年整个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平稳健康的运行至关重要。”温彬说。
赵扬表示,疫情等超预期因素之外,美联储加息、地缘政治冲突带来的全球不稳定因素增加,宏观政策的谨慎和相机抉择和定力是非常重要的。
管涛也认为,要关注美联储超预期紧缩,有可能通过贸易往来、资本流动,还有金融市场给我们带来影响。“因此,政策要靠前发力、适时加力,要针对新的情况和问题研究准备预案,不断充实政策工具储备。”
在温彬看来,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8%,应该是今年的低点,未来三个季度可能会是逐季回升的走势,全年实现5.5%增速的目标还是有信心的。(完)
- ·上海:到2025年培育50家以上具备生物医药研发、销售、结算等复合功能的创新型总部
- ·建行、工行等多家大行下调普通定期存款利率
- ·“画线派”基金经理两极分化:杨金金换股资源赛道 刘畅畅坚定新能源制造
- ·上海市松江区涉农企业积极复产 春耕生产稳定进行
- ·美国科罗拉多州夜店枪击事件致5死25伤
- ·“无处可藏!”大摩:熊市将变得狰狞
- ·美的宣布收购武汉天腾动力 进入二轮电动车领域
- ·调节非经常性损益规避退市风险?四连板民生控股收问询函,股价跌停
- ·打新早报:标签印刷设备稀缺标的,炜冈科技值得申购吗?
- ·九号机器人新品九号飞碟九号饱饱搭载全新导航系统 售价19999元起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京完成开舱
- ·交通运输部:一季度营业性客运量同比下降22.5%
- ·汽车行业共议“缺芯、贵电”破局之道 推动核心零部件技术国产化,智能化竞争需开放共赢
- ·蔚来复工,急盼产业链复苏
- ·俄媒:俄方宣布将就太空合作与中国会谈
- ·传估值450亿美元上市 荣耀“答非所问式”回应:不属实
- ·楼市迎利好!央行、银保监会推出16条政策措施,多家国有大行给房企大额授信…什么信号?专家火线解读
- ·又跳水,失守2900点!股民:这次轮到2800点保卫战!赌王儿子这家公司,突然大跌70%!奥密克戎疫苗大消息!
- ·财政部:1-3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10187.4亿元 同比增长7.0%
- ·月内投诉量近千起!Microsoft 365免费试用被指暗藏“猫腻”
- ·物管第三方面积占比超50% 华润万象生活剑指4亿平米目标
- ·企业捐给上海居民的豆制品被街镇卖给居民?企业街镇双方回应
- ·中环股份:拟变更公司证券简称为“TCL中环”
- ·黄群慧:实现共同富裕,企业应该追求实现自己的社会责任
- ·刘强东发全员信:京东副总监级别以上降薪10%-20%,自己捐款1亿元
- ·公司开了34年首次亏损,中南建设董事长公开道歉
- ·美团尾盘跌幅扩大至10%,单日蒸发900亿市值
- ·北大教授“砍”租房押金 为1000万毕业生发声
- ·上市24年营收未破30亿:杏仁露撑场销售难出北部 承德露露太佛系?
- ·杨德龙:国务院出台20条刺激消费政策 有效提振消费股表现
- ·国务院国资委:坚定支持中央航运企业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
- ·上海:又13个造谣传谣网络群组被封停,一批个人账号被处罚
- ·美西方都在考虑的“乌克兰版马歇尔计划”,有多难?
- ·田惠宇落马后,招行王良首次回应:新行长人选审慎选择,对股价波动非常着急
- ·各施神通 各地积极培育扶持企业上市 力度前所未有 政策遍地开花
- ·又涉沙门氏菌污染!以色列最大巧克力生产商施特劳斯将召回部分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