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8亿元!房地产信托成行业“违约大户”,信托公司人士:控新增全力化解存量风险
原标题:578亿元!违约大户房地产信托成行业“违约大户” 信托公司人士:控新增全力化解存量风险
来源:北京商报
受制于行业现状,亿元房地产信托成为今年以来信托公司踩雷的房地“高发地”,7月26日,产信北京商报记者从用益信托处获得的托成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22日,行业信托险今年以来信托行业共发生116起违约事件,公司违约金额达743.84亿元。人士其中,控新房地产信托成为行业“违约大户”,增全违约金额达到578.46亿元,力化量风占比约为77.77%。解存在多重监管约束下,违约大户信托公司对房地产领域的亿元投融资需求持谨慎态度。多位信托公司人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房地下一步房地产信托业务的发展方向依旧是在控制新增或者尽量减少新增的情况下,尽全力化解存量的风险项目。
年内房地产信托违约金额超578亿元
房地产信托业务曾一度被誉为信托公司非标业务中的“香饽饽”,但在此前“跑马圈地”不断扩张的道路上,潜藏的风险不断暴露,违约事件频频发生。
7月26日,北京商报记者从用益信托处获得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开年截至7月22日,信托行业共发生116起违约事件,涉及的违约金额高达743.84亿元。
违约产品的投向主要包括房地产、工商企业、基础产业、金融等领域,其中,房地产信托共发生64起违约事件,违约金额高达578.46亿元。从单月数据来看,4月房地产信托违约金额最高,当月违约金额达到132.66亿元,2月、5月、6月单月违约金额也均超过100亿元。
用益信托研究院研究员喻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房地产信托成为“违约大户”的原因是,一方面,在政策调控之下,房企营业收入和融资渠道双双受打击,大面积的信用违约潮蔓延至信托领域,另一方面,部分信托公司前期业务较大程度依赖于房地产信托,存量规模太大导致潜在风险爆发。
近年来,在房地产信托违约风险频发的背景下,有关部门也加大了对房地产信托业务的严监管力度。例如,设置房企融资“三道红线”,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要求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现金短债比不得小于1倍,控制房地产行业的有息债务增长。通过窗口指导要求信托公司新增业务应依法合规,穿透识别底层资产。
“未来房地产信托业务的主题是收缩和风险化解。”喻智进一步指出,业务规模收缩是监管政策和市场风险双重因素作用之下的大势所趋,风险化解是信托公司对存量房地产信托项目的妥善处置,也是对投资者的履行受托责任的重要任务。
严控新增业务、全力化解存量风险
在“房住不炒”、规模总量控制以及房企融资“三道红线”的多重监管约束下,信托业对房地产领域的投融资需求仍然持谨慎态度。多位信托公司人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房地产信托业务的发展方向依旧是严控新增、消化存量。
一位头部信托公司人士提到,“就现在来说,我司基本上不会再加大对房地产信托业务的投入,总体的趋势还是响应监管的号召,继续压降房地产信托规模。在控制新增或者尽量减少新增的情况下,尽全力化解存量的风险项目,不会在新增方面有什么特别大的动作,这也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从政策导向来看,无论是窗口指导还是政策文件,监管目前都没有释放出放松的信号,对房地产信托业务还是压降的主调。”上述头部信托公司人士直言,从市场方面,房地产公司也并未从此前的止跌状态有所回升,在这个情况下信托公司再加大对相关业务的投入,迈开步子冲进房地产市场,也不是一个很明智的举措。
也有不少信托公司人士表示,“目前已不开展房地产信托业务,将方向转向了绿色金融、基础建设等领域”。
在百瑞信托研发中心研究员谢运博看来,从房地产行业来看,商品房销售面积、商品房销售额、新建商品房价格指数、二手房价格指数等关键指标均显示上半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未出现明显的复苏,房地产行业发展形势仍然比较严峻,部分房地产企业持续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从信托行业来看,房地产信托业务相关的监管要求并未放松,信托公司仍需审慎地开展房地产信托业务,严控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房地产信托业务还是以存量化解为主,新设立的也基本都是围绕着老交易对手或存量业务展开为主,基本是盘活资产、续贷、完成项目展期的过程。
北京商报记者 宋亦桐
- ·买房门槛降至历史低位 入市迎来“窗口期”
- ·银行系养老理财产品增至49只 年轻人积极参与抢购
-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陈文辉:用长期眼光拥抱不确定性,积极布局创新经济
- ·金价下跌抄底人“扫金”,金矿企业加码“挖掘机”
- ·港中旅拟以1.25亿元转让苏州姑苏饭店100%股权
- ·10月31日财经早餐:日本央行坚定鸽派立场,聚焦本周美联储利率决议
- ·保费不变、内容升级! 2023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正式开放参保
- ·车抵贷“签成”融资租赁 还款时年化利率高达38.74%
- ·血流不止!瑞信警告四季度可能亏损高达16亿美元
- ·六大石油巨头三季度共赚6500亿,沙特阿美占比近半
- ·德资企业落户广东佛山最高可获2000万元扶持
- ·两省区强调精准防控:不能无差别封控,让城市逐渐恢复活力
- ·11月24日听博时基金郭晓林、广发基金罗国庆等大咖说:新旧能源发展战略 规划“高质量”养老
- ·我国社保卡持卡人数达13.65亿人
- ·00后在B站做虚拟主播:收入微薄甚至要倒贴,看好行业发展坚持赌未来
- ·创业板十三周年: 千帆竞发 勇立科技创新潮头
- ·上海豪宅市场高度活跃,有房源2年单价翻倍 专家:交易量未出现明显波动
- ·理性资金越跌越买 三季度公募基金份额逆市大增 蔡嵩松、丘栋荣、葛兰等多位明星基金经理旗下产品份额大增
- ·京东、淘宝战时结盟快手 剑指抖音?
- ·西藏那曲市尼玛县发生4.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国际大行开始发布2023年展望 美元见顶后或将持续走软
- ·新董事长黄黎明交出成绩单,光明乳业前三季度净利下滑17%
- ·旅游、白酒领涨 大消费“满血复活” ?不少券商却集体“踏空”
- ·百强房企拿地规模降幅连续5月收窄 专家:四季度是房地产修复的重要窗口期
- ·瑞信证券董事长胡知鸷:中国资本市场融资动能正向科技创新类企业倾斜
- ·中再集团委任庄乾志为总裁 一个多月董事长总裁监事长均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