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对话米其林中国CEO叶菲:坚定中国投资发展信心!

对话米其林中国CEO叶菲:坚定中国投资发展信心

时间:2025-07-07 22:57:44 来源:方领矩步网 作者:娱乐 阅读:300次

当处于一个国家态势上升的对话大环境中,最需要的林中就是敢想敢做。

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叶菲大变局之中,智能化、坚定电动化所带来的中国汽车业态变革、芯片、投资动力电池、发展供应链等黑天鹅事件,信心让越来越多的对话人开始关注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作为全球和中国轮胎行业的林中龙头企业,在行业变革来临时,叶菲米其林在思考什么?坚定近日,第一财经记者与米其林中国区总裁兼CEO叶菲进行了独家对话。中国

叶菲于今年3月1日履新,投资是发展米其林中国34年来首位中国籍CEO。从2000年入职米其林,到如今担任中国区CEO,叶菲期间先后在中国、法国和罗马尼亚等多个区域市场担任管理岗位,更是一路见证了中国市场的发展和变迁。

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汽车年销量为206.8万辆,市场规模排名全球第8。叶菲告诉记者,当时他负责湖北区域的乘用车后市场轮胎销售工作,区域月度销量目标仅为几百条。“但米其林对中国市场的前景充满信心并提早布局。早在1995年,米其林就在沈阳合资建厂。到了2001年,米其林又在上海建立合资工厂,当年单是上海合资工厂的产能就达到了800万条。”叶菲告诉记者,“同年,米其林再次提前布局,将中国区从一个生产和销售的市场,转变为包含研发、调研等在内的全体系能力中心。时至今日,在米其林的全球布局中,针对亚洲不同市场的高性能轮胎研发团队都布局在中国。”

随着2009年中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米其林的提前布局亦开始收获成果。同时,米其林中国的成功推动了米其林在全球的技术变革。

叶菲告诉记者,全球的道路状况有着不同的特点。为了让集团新研发的产品能更好地适配于中国路况,米其林中国每年拆解几万条使用到生命周期最后的轮胎,收集相应的问题,将中国道路的“声音”传递给集团。在米其林中国的推动下,从2017年开始,米其林每一条进入产品目录的轮胎,都需要符合中国道路路况。如今,得益于中汽车行业的发展,米其林中国已开始在新能源汽车专用轮胎领域,向集团进行技术、标准的输出。

“中国市场快速发展,我们一直思考,如何更好地满足中国用户的需求?这当然不能安于拿现有的产品和服务体系作答。”叶菲说。

自2020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开始飞速发展。有分析指出,轮胎作为汽车的重要零部件之一,不仅与汽车产销量决定的前装配套市场相关(市场占比约 25%),也与汽车保有量决定的替换零售市场有着更加密切的关系(市场占比约 75%)。具备高技术、大市场、好渠道的新能源轮胎生产企业有望从汽车电动化浪潮中受益。

在技术上,和传统燃油车轮胎相比,新能源汽车轮胎对于能耗、耐用度等方面的要求更高。研报显示,目前大多数燃油车的重量在1.5吨到1.8吨,但是同尺寸的新能源车基本在2吨以上。车身重量的增大,不仅给轮胎更大压力,需要更高的胎压,还会直接影响到轮胎的损耗和刹车距离。

为了应对新能源汽车带来的新技术要求,米其林在中国发布了两款电动汽车专用轮胎。相关研报显示,在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米其林品牌轮胎搭载率约达40%。

叶菲告诉记者,新能源汽车的高扭矩,对轮胎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户对于里程的焦虑,需要新能源汽车搭配低滚阻轮胎,以提升续航。同时,随着动力反馈更加及时,用户会对车的操控性能有更高需求。这对于轮胎的刚性、侧向刚性要求更高。

在叶菲看来,未来数年,米其林在中国的汽车市场将迎来诸多新变化、新挑战和新机遇。

首先是新能源汽车的兴起,汽车生态发生了巨大转变。叶菲认为,传统汽车售后、维保频次更高,和消费者有更多的接触,能够反馈更多的信息,并得出有预见性的保养反馈。而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消费频次降低,未来与消费者接触也会相应减少,轮胎企业也需要融入新能源汽车企业打造的新生态系统中,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出行体验。

其次是“双碳”目标的推进,企业不断加速绿色转型。在中国,“双碳”目标成为所有企业和个人关注的热点。米其林集团也在去年宣布了自己的目标:到2050年,在生产、能源及运输领域全面实现碳中和,轮胎可持续原材料达100%。如今,米其林正从轮胎全生命周期着手,助力“双碳”目标推进。譬如在生产环节,米其林在华有3家工厂,都是工业4.0和绿色工厂的典范。从今年开始,这3家工厂已经实现了100%的“绿色电力”。同时,叶菲表示,企业还要重点关注轮胎使用环节的减碳。

新冠疫情的反复也给叶菲个人带来了一些挑战。今年3月他回到上海履新,很快便经历了新一轮的疫情。叶菲回忆说,当时不但要关注员工的健康、工厂的运营、企业的业务和现金流,还要不时地为员工注入信心和能量。

展望米其林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叶菲表示“直面挑战才能把握机遇”,“时不我待,当你处于一个国家态势上升的大环境中,汽车行业最需要的就是敢想敢做。”叶菲说道。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 女版乔布斯被判11年,披露硅谷的创业文化“阴暗面”
  • 金银河云母提锂项目四年未投产 完工前夕股权激励却存利益输送?
  • 德国8月通胀率升至7.9%
  • 富安娜“踩雷”中信证券产品
  • 应对经济危机,斯里兰卡总统宣布将提高税收并加强社会保障计划
  • “宇宙行”上半年净赚超1700亿元 同比增长4.9%
  • 梦百合上半年净利润8366.33万元,同比增长849.03%
  • 【育儿问答】孩子老是拉点泡沫怎么回事?
推荐内容
  • 把握趋势挖掘潜力 机构投资者与优质公司共成长 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
  • 甩卖!银行不良资产包不到一折出售
  • 8月29日保险日报:商业养老金融进入发展快车道,太平洋人寿减持所持杭州银行全部股份
  • “九二共识”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 恒大武汉11宗地块被无偿收回 五年前以56亿价格从嘉凯城手中获得
  • 天纺标波折谋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