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回暖 国际邮轮巨头们忙做加减法
来源:北京商报
在业绩逐步恢复的市场同时,国际邮轮巨头也在做着密集调整。回暖截至11月6日,国际皇家加勒比游轮、邮轮嘉年华集团国际邮轮巨头相继披露了第三季度财报,巨头减法两家国际邮轮巨头业绩均呈复苏状态,做加其中皇家加勒比游轮在第三季度还实现自疫情影响以来的市场首次盈利。除了业绩回暖外,回暖航线持续复苏,国际新船接连发布,邮轮也让业界看到了国际邮轮市场复苏的巨头减法动力。除了在国际市场上做“加法”,做加一些邮轮巨头也针对亚洲市场做起了“减法”,市场不过这也给了中国邮轮企业快速发展的回暖机会,未来一旦中国邮轮市场复苏,国际本土邮轮将成为一股新势力。
接连发布新船
随着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旅游限制的解除,国际邮轮巨头们也扬帆起航,实现业绩回暖。
作为全球最大游轮品牌的皇家加勒比率先扛起复苏的大旗。根据其公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报告期内,皇家加勒比游轮实现总营收30亿美元;净利润达3300万美元,每股收益0.13美元,与第二季度的净亏损5亿美元相比有明显改善。而这也是皇家加勒比游轮受疫情影响以来首次实现盈利。
从载客率方面来看,2022年第三季度,皇家加勒比游轮总体载客率达96%,加勒比航线的载客率达到近105%;船票预订量领先第二季度,并显著高于2019年同期对所有未来航次的预订量。同时,皇家加勒比游轮2023年全年航线的预订情况已达历史水平,票价创新高。
皇家加勒比游轮亚洲区主席刘淄楠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三季度的业绩表现高于我们在此前的预期,这主要是受持续强劲的市场需求驱动,以及团队高效的执行配合。当前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已开放国际邮轮航线,除了东北亚以外的区域市场皆恢复,市场需求的表现也一直超出行业预期。我们预计接下来的复苏情况将会更加乐观”。
不仅仅是皇家加勒比游轮,另一大邮轮巨头嘉年华集团第三季度业绩相比前两个季度也有明显提升。据嘉年华集团公布的财报,嘉年华集团2022财年第三季度净亏损为7.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净亏损28.36亿美元相比,大幅减少;2022年前三季度累计净亏损为44.95亿美元,同比增长34.68%。虽然嘉年华集团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仍呈亏损状态,但其业绩在快速回暖。
一方面,邮轮巨头业绩持续复苏,另一方面,各大邮轮公司也在接二连三地发布新船,布局未来。10月21日,皇家加勒比游轮发布新船“海洋标志号”,该船总吨25万吨,打破了“绿洲系列”的最大游轮世界纪录,并首次在游轮上集成海滩休闲、度假村和主题公园家庭度假三大元素。同月,地中海邮轮船队的全新旗舰 “地中海欧罗巴号”邮轮正式交付,并计划于11月13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命名盛典。
对于一系列的布局,刘淄楠还谈到,“目前,皇家加勒比游轮是在亚洲市场唯一部署船舶的国际邮轮公司,我们也一直在探索本土复航的路线图。一旦恢复,亚洲和中国市场的潜力仍然巨大”。
亚洲市场让出空间
面对逐步复苏的市场,国际邮轮巨头们除了做“加法”,也在亚洲区域内做着调整,甚至做了“减法”。
此前有消息指出,作为嘉年华集团旗下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歌诗达邮轮品牌已经在内部正式宣布退出亚洲市场,结束在中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所有业务。对于此情况,北京商报记者联系到了曾在歌诗达方面工作的工作人员,确认了其要在亚洲市场做“减法”的战略调整。有知情人士表示,今年年初,部分歌诗达人员就转到了中船嘉年华,还有很多员工离开了歌诗达,不过歌诗达可能会留个别员工负责销售业务。针对此情况,北京商报记者还联系了中船嘉年华邮轮方面,该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团队有之前歌诗达的员工,不过很早之前就来了,目前并没有收到上级关于这次调整的通知。
除了歌诗达邮轮在做“减法”以外,星梦邮轮则在巨大债务面前选择了停航。今年3月,作为首个亚洲本土豪华邮轮品牌星梦邮轮,旗下的“世界梦号”宣布正式停航。而其母公司云顶香港已在1月向百慕大法院提交清盘呈请,并寻求委任临时清盘人。
本土邮轮制造运营双提速
国际邮轮巨头亚洲市场的调整也给了中国本土邮轮企业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两艘国产大型邮轮正在建造中。8月8日,中船嘉年华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在集团上海造船有限公司正式开工建造,这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已初步掌握大型邮轮设计建造关键核心技术,迈入“双轮”建造时代。早在2019年10月18日,中国首制大型邮轮正式开工进入实质性建造阶段。
不仅国产大邮轮制造企业生产、研发提速,本土邮轮运营企业也正快马加鞭地布局新航线。前不久,招商维京游轮公布了2023年航线计划并正式开放预订,新航季将运营两条8日航线。此次公布的两条航线包括深圳往返的“8日魅力南海之旅”以及深圳或上海出发的“8日东南海岸文化之旅”,皆由国内首艘中国籍豪华游轮“招商伊敦号”执航。
在业内人士看来,近年来,政策的利好以及新技术的发展,使得本土邮轮市场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目前中国出境邮轮暂时还未恢复,一旦市场恢复,对于中国本土邮轮企业将是一个新机遇。“此前主要市场份额均被外资邮轮巨头占据,像、上海港出发往返日本的航线,过去都是皇家加勒比、歌诗达、公主邮轮、MSC地中海邮轮等外资品牌占据,未来随着国产大邮轮的下海,中国企业也有机会参与国际航线运营。” 资深旅游专家王兴斌说道。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炜航认为,目前我国国有的几家中资邮轮还处在初学阶段,本土邮轮的运营管理人才、信息化市场营销等都有着很大的学习空间。虽然现在邮轮行业还处于亟待复苏的阶段,但是近年来的疫情变化也让中国的邮轮产业有了一次重新思考、重新梳理、重新布局的机会。
在王兴斌看来,目前本土邮轮旅游航线较少,还未真正完全开发,主要还是国际邮轮在做相应的布局。但随着疫情防控逐步向好,中国本土邮轮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以迎接本土市场的复苏。
北京商报记者 吴其芸
- ·资金成本低至4.1%,招商蛇口“双百战略”正逐步落地
- ·被控虚假宣传 特斯拉自动驾驶又惹祸
- ·固收大厂哪家强?易方达3300亿一骑绝尘,景顺招商天弘都坐拥超级大佬
- ·中国银行深圳分行涉14项违规被罚1130万元,四人遭终身禁业
- ·重磅!央行、银保监会发声: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
- ·央行营管部:保持贷款持续平稳增长
- ·比亚迪出海与茅台存基酒: 品牌的底气
- ·河北省制定“十四五”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 重点打造奶业生猪两个千亿级产业链
- ·风口到浪尖 增额终身寿险何去何从?
-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要成为ESG信披的标杆
- ·机构前瞻:美国核心CPI将不会显示通胀出现下行
- ·苹果将在沙特开设物流中心 服务于手机和零部件贸易
- ·新发地蔬菜、肉价双降,实行“三长联动”“三码通行”稳保供
- ·财政部调研结果显示,组合式税费政策成效显著:企业负担减轻 提振发展信心
- ·食材涨价、招工困难…… 美国中餐馆面临多重挑战
- ·生物医药行业向阳而生
- ·加强医疗资源建设 落实分级分类诊疗(优化防控二十条措施问答)
- ·发挥好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上)
- ·上市银行品牌声誉周度榜单(66期):因短线交易、违规增持等 张家港行、厦门银行、紫金银行排队道歉
- ·评论:欧元汇率变化波及外贸企业
- ·周一WTI原油期货收跌0.4% 盘中一度创10个月来最低价
- ·金地集团前7月签约金额1191亿元同比降37% 坦承“涉及合作方的风险总体可控”
- ·速看!广东这些企业及工商户可减免租金
- ·道达投资手记:市场尚未见底 半导体或成新主线
- ·11月21日银行早报:特定养老储蓄试点正式启动,多家银行积极落实“金融16条”
- ·底线价值思维是品牌的首要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