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大涨,信心何来?
连续多日的A股大涨震荡下跌后,A股终于等到了大反弹,信心何并且是A股大涨在隔夜美股全线下跌后。
4月27日,信心何A股市场低开高走,A股大涨全线飘红,信心何市场情绪高涨。A股大涨上证指数上涨2.49%,信心何报收2958.28点;深证成指报收10652.90点,A股大涨上涨4.37%;创业板指报收2269.17点,信心何上涨5.52%。A股大涨全A共3975只个股上涨,信心何北向资金净买入超43亿元。A股大涨
板块方面,信心何基本金属、A股大涨电工电网、精细化工、半导体、航天军工、化肥农药等板块涨幅居前。锂电、锂矿、光伏板块等涨幅超8%,宁德时代上涨7.97%。
机构人士认为,市场反弹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4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会议稳定了市场信心。此外,上海疫情形势出现改善、成长股已经足够便宜也成为反弹的重要原因。来自证监会的表态指明了公募基金在资本市场中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并对行业提出了更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指数急跌超跌后的反弹能否持续?有机构人士表示,2900点即为今年市场的黄金坑。战略上不能再悲观,要逐步转向乐观。不过,亦有机构表示,反弹可能并非一蹴而就,市场能否确认走出底部,最终需要五一后确认全国疫情趋势的变化,以及经济基本面在稳增长政策接力下,社融增速和结构能否出现实质性改善。
政策加码,A股大涨
消息面上,市场期待的政策加码来了。
4月26日,中央财经委会议明确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会议指出,要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
会议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切实加强重大风险预测预警能力,有切实管用的应对预案及具体可操作的举措。各地区各部门要准确领会中央财经委员会决策部署精神,主动担责、积极作为,共同推动决策部署落实落好。要加强评估督导,搞好综合平衡,有问题及时纠偏。要增强贯彻落实的有效性,以实践结果评价各方面贯彻落实成效。要引导好市场预期,讲清楚政策导向和原则,稳定市场信心。要加强督促检查,开展跟踪问效,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的成效。
招商基金认为,会议提振了市场对于政治局会议“稳增长”政策加码的预期,前期估值收缩较大的有色、煤炭、钢铁等“顺周期”板块大幅反弹。
“中央财经委会议涉及‘事关根本和长远’的重大经济问题的顶层设计,因此每次会议精神都极为重要。”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分析,关于基础设施建设,首先需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中国基建是已经饱和,还是仍存空间。
“对此,会议明确指出‘必须认识到,我国基础设施同国家发展和安全保障需要相比还不适应’,在这一判断的基础上,会议指出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保障国家安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郭磊称,“这是对基础设施建设比较高的一个定调。”
上海疫情的边际缓解也一定程度上修复了市场情绪。“4月26日新增确诊人数出现明显回落,在防疫方面,明确对达到社会面基本清零的区域实施‘有限人员、有限区域、有限活动’,疫情缓和下上海有望逐渐复工复产,同时北京疫情情况总体可控,市场之前的担忧情绪得到较大缓解。”华夏基金分析。
另一方面,成长股足够便宜也是今天反弹强劲的重要原因。华夏基金表示,成长股经过大幅杀跌后,已经非常具有性价比,很多公司动态PE甚至低于相对强势的稳增长主线个股,而成长性反而更好,对底部布局的资金非常具有吸引力。
与此同时,来自证监会的表态指明了公募基金在资本市场中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并对行业提出了更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4月26日,证监会官网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提出,支持公募行业差异化发展、壮大公募基金管理人队伍、提高中长期资金占比等16项事关行业长远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详细举措。
《意见》指出,要提高投研人员占比,完善投研人员梯队培养计划,做好投研能力的积累与传承,扭转过度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发展模式。推动基金管理人实现宏观、策略、行业和公司全维度的研究覆盖,切实提高股票发行定价能力。引导基金管理人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采取有效监管措施限制“风格漂移”“高换手率”等博取短线交易收益的行为,切实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和“压舱石”的功能作用。
对于权益类基金,《意见》表示要大力推进权益类基金发展,支持成熟指数型产品做大做强,加快推动ETF产品创新发展,不断提高权益类基金占比。
对于个人养老金投资,《意见》指出,要支持更多优秀公募基金管理人参与养老金管理。持续推动保险、理财、信托等各类资管机构通过直接投资、委托投资、公募基金等形式提高权益投资实际占比,并实施长周期考核。
此外,《意见》中多方面强调了投资者获得感的改善要求。包括“逆向销售”、将合规风控水平、三年以上长期投资业绩、投资者实际盈利等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弱化规模排名、短期业绩、收入利润等指标的考核比重等。
超跌后的反弹能否持续?
招商基金认为,短期随着疫情的缓解、供应链的恢复,包括美联储加息在5月初的落定,前期估值压缩剧烈的成长板块会有一定的反弹空间,A股市场中长期配置机会也将逐步显现。
华夏基金则认为,反弹可能并非一蹴而就,市场能否确认走出底部,最终需要五一后确认全国疫情趋势的变化,以及经济基本面在稳增长政策接力下,社融增速和结构能否出现实质性改善。“总体来看,随着市场整体估值跌入历史底部区间,在各类悲观预期得到充分消化的情况下,尽管指数或还有反复,但长期投资机会已经愈发积极。”
“如果把目光放到一年或者更长的维度,当前市场的风险溢价已经处于历史较高水平(90%分位),市场已经充分反映了疫情影响、地缘政治等悲观预测,已经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汇丰晋信基金投资总监陆彬告诉《财经》记者,以新能源、半导体、医药等为代表的成长板块具备较好的长期发展空间和成长性,且经历调整后无论是估值还是投资价值均具有较高吸引力。
“同时,成本上升等短期困扰市场和行业的因素也有望在二季度或者下半年得到缓解。当前市场中长期机会凸显,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要相信常识,把握机会。”陆彬称。
“我们经综合评估,认为2900点附近就是今年的黄金坑。今年收益的机会需来自把握低位布局,投资者可考虑先逢低布局疫后修复与稳增长加码,成长股行情在市场回升右侧再展开。”中信建投策略首席陈果发表最新观点称,“未来一个季度,整个内外环境的改善趋势是大概率事件,但过程很可能会有一定反复。我们认为战略上不能再悲观,要逐步转向乐观”。
- ·A股又曝欺诈发行大案!泽达易盛连续6年财务造假,“看门人”中介机构责任几何
- ·中国为维护全球粮食安全贡献重要力量
- ·高盛:维持银河娱乐买入评级 目标价54.2港元
- ·美媒:亚马逊拟砍掉非盈利部门,领导层密切关注智能音箱Alexa业务
- ·欧盟拟干预能源市场 欧洲电价于三天内腰斩
- ·日本百年糖果企业宣布停产“旗舰产品” 上个财年亏损约1.5亿日元
- ·我国不断增强罕见病防治与保障力度 提升诊疗能力 降低用药负担
- ·广发特殊商品日评:宏观扰动较大,橡胶建议暂观望
- ·成都:大可不必抢购囤积
- ·11月11日盘前策略提示:市场底部已经确认 未来股指预计将维持震荡
- ·广发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 预计四季度我国GDP量质提升空间大
- ·上海今年已有11家生物医药企业登陆科创板 涉及创新药研发等领域
- ·锁定史上最大液化天然气项目,中石化与卡塔尔签署27年长协
- ·上提品质,下扎市场,内强管理,外塑品牌,金沙酒业迎战酱酒发展“新周期”
- ·人民日报评论:又到“双11”,购物车的新变化说明了什么?
- ·10月社融规模增量9079亿 逆周期政策需进一步加力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