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两家公司被立案调查,均涉信披违规,其中一家濒临退市
炒股就看,突发退市权威,公司规专业,被立濒临及时,案调全面,查均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涉信
5月9日晚间,披违、突发退市双双披露公告称,公司规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濒临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案调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查均
当天,涉信国投中鲁上涨5.44%,披违报9.3元;*ST华讯4月28日起停牌,突发退市最新股价仅为0.66元,已濒临退市。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被立案调查
5月9日晚间,国投中鲁发布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ST华讯也发布公告,因涉嫌信披违规,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两家公司均表示,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证监会的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资料显示,*ST华讯和国投中鲁均是A股老牌上市企业。*ST华讯于1997年在深交所上市,“股龄”已有25年,专业从事军事通信应用领域相关产品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国投中鲁于2004年上市,距今已有18年,是国内最早从事浓缩苹果汁加工的企业,也是业内第一家主板上市企业,经营范围包括浓缩果蔬汁(浆)的生产和销售。
经营持续亏损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两家公司经营持续亏损,其中国投中鲁连亏两年,*ST华讯更是连亏四年,目前股价仅剩0.66元,距离退市一步之遥。
数据显示,2020-2021年,国投中鲁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1.48亿元、14.5亿元;对应实现的净利润分别约为-1.18亿元、-1947万元。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投中鲁实现营业收入3.34亿元,同比增长8.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0.99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相比之下,*ST华讯经营形势更为严峻,连续4年亏损。数据显示,2018-2021年,*ST华讯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5.18亿元、2.7亿元、5381万元、3503万元,呈断崖式下跌态势,同时净利润也持续亏损,分别约为-4.63亿元、-15.3亿元、-10.78亿元、-7.2亿元。
*ST华讯濒临退市
中证金牛座APP数据显示,自4月15日跌破1元之后,*ST华讯股价持续大跌。4月28日停牌前连续6个交易日跌停,目前股价为0.66元/股,市值仅剩5.06亿元。
4月28日,*ST华讯收到深交所下发的拟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根据《股票上市规则(2022年修订)》9.3.14条的规定,深交所对公司股票作出终止上市的决定。
根据公告,过去两年,*ST华讯经审计的净利润连续为负值且营业收入持续低于1亿元、期末净资产为负值,财务会计报告连续两年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已触及《股票上市规则(2022年修订)》第9.3.11条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ST华讯最近还表示,2021年公司面临债务高企、资金短缺等多重艰难困境,同时公司破产重整未被法院受理,债务逾期诉讼导致的主要银行账户被查封、冻结,导致公司业务未能恢复。公司预计今年将继续面临上述压力,将继续对公司业务恢复形成阻力。
- ·不出3年中国或成全球最大数据圈,上海这个“未来之城”首发
- ·苹果以“隐私法薄弱”为由退出行业贸易组织
- ·北约外长会向俄乌战火“扔干柴”:讨论为乌提供军火 ,争执对俄升级制裁
- ·什么情况?A股公司自曝3.73亿违规担保,遭交易所重罚,两名保代也被处分
- ·聘任电商总经理,丸美“补课”线上
- ·一图读懂:吉林市部分人群因疫情影响不能及时偿还房贷怎么办?
- ·库存消耗超预期 美国天然气价格创2008年以来新高
- ·展爱同行再启航!星展中国助力浦东社区新战疫
- ·盘前:道指期货涨0.1% 美联储会议纪要将出炉
- ·防疫不力,上海再有3名干部被处理
- ·阳光保险集团拟赴港IPO 证监会已接收申请材料
- ·欧美制裁对俄罗斯能源下手了!
- ·中粮试错交易:尿素突破关键位上沿 观望或低位试多
- ·专访马骏:生物多样性风险应被纳入金融监管框架
- ·美联储紧缩周期下 实际利率未来走势如何?
- ·山西运城有奖征集违反疫情防控规定线索 最高奖5000元
- ·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面世”,众多金融机构摩拳擦掌构建科创金融创新模式
- ·普京放大招:粮食出口“更加谨慎”!巴西化肥也断供,美棉美豆已“疯狂”
- ·武大靖:再努力一个4年,不留遗憾
- ·几代人青春的见证者 微软IE浏览器6月16日正式退役
- ·对抗特斯拉,索尼和本田计划在电动汽车上安装PS5
- ·阳光保险集团拟赴港IPO 证监会已接收申请材料
- ·微软偷师苹果 Windows 11测试新功能:无需打开快速预览文件
- ·快讯:磷化工板块持续上涨 川金诺涨近14%
- ·工商银行:个金业务营业贡献度超50%,私人银行客户数达21.6万户
- ·捞王、杨国福等中式连锁餐饮企业扎堆冲刺港股,争相布局新业务、新门店,谁能饮头啖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