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苹果安卓机大减产 产业链谁能幸免于难?!

苹果安卓机大减产 产业链谁能幸免于难?

时间:2025-07-07 07:14:33 来源:方领矩步网 作者:休闲 阅读:473次

你有多久没换手机了?苹果

在《三联生活周刊》发起的投票中,有59%的安卓人投了“两到三年”,21%的机大减产人投了“一年”。甚至有不少人包括00后坦言,产业自己已经四年没换手机了。幸免

如今的于难智能手机,正在变得和PC一样,苹果逐渐褪去代表时尚、安卓个性、机大减产面子的产业光环,重新回归到日常工具属性。幸免

2021年是于难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下跌的第四个年头,相比PC曾经历过的苹果长达七年的低谷而言,或许“苦日子”还在后面。安卓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此前公布的机大减产数据,国内市场手机1月出货量为3302万部,同比下降17.7%;2月出货量为1486万部,同比下降31.7%。

今年以来,还有消息称可能削减2000万部新发布的iPhoneSE的产量;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也表示,中国各大安卓手机品牌今年迄今已削减约1.7亿部订单,占2022年原出货计划的20%。

在此背景之下,过去依赖手机行业的芯片厂商、ODM厂商也受到冲击,包括韦尔股份、卓胜微、闻泰科技等在内的公司股价自年初下跌近40%,远超A股上市公司平均13%的跌幅;有华为哈勃、、vivo等一众“明星股东”加持的射频厂商唯捷创芯上市首日破发,以36%的跌幅收盘。手机市场低迷对这些公司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是否存在被错杀的优质公司?

手机步电脑后尘

手机厂减少出货、降低配置,低迷将蔓延到整个产业链

手机和电脑似乎是王不见王的对手。智能手机崛起的2011-2017年,恰恰是电脑销量走下坡路的时代。

而在那段萧条的岁月里,最先感受到寒冷的便是销售端。以北京的电脑城为例,2015年,中关村e世界宣布关闭;2016年,海龙电子城停业转型;2019年6月百脑汇闭店、同年鼎好大厦易主。

如今,手机店也迎来了闭店潮,上门客户不再选购手机而是变成了以手机维修和购买配件为主,不少店铺一天都卖不出去一部手机,入不敷出下转让或关闭店铺成为常态。

相比过去的温和型衰退,今年年初的这波减产显得颇为激进。

主要原因在于,去年5G手机推出,加上各手机厂商为争夺华为空出来的市场进行了超常规的备货,使得2021年Q1成为近年来难得的备货旺季,出货量基数较高。2022年1-2月同比大幅下滑有迹可循。

上述短期因素的刺激,放大了颓势。

而影响更长远的、同时也是更深层次的因素,一在供给端,手机厂商“江郎才尽”,创新不足、缺乏吸引力,内存、摄像、屏幕、运行速度等技术点已经较为成熟,改善这些技术点带来的边际效应减弱;二在需求端,人们发现换手机能带来的社交价值减弱,手机的实用性逐渐排到更高优先级,加上人们的消费能力降低,由此减少了电子产品的更换频次。

第三方统计数据显示,国内消费者的换机周期已经延长到28个月到30个月,国外消费者则普遍在35-40个月。

消费低迷,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如果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手机行业难免会走上电脑的老路。

雪上加霜的是,不断上涨的零部件和材料成本正在增加手机厂商的生产成本,而这种压力想要通过涨价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又很容易遭到“反噬”。所以可以看到一些手机厂商除了砍单外,还开始降低手机的规格和配置,以此来控制成本。

不管是减少出货量还是降低配置,对于上游的硬件厂商来说都不是好消息。

“三巨头”受影响程度评估

年内大跌40%的龙头忙于多元化

来自手机大厂的订单既造就了联发科、两大手机芯片巨头,也给A股上市公司中的射频厂商卓胜微带来了三年市值从50亿增至1800亿的奇迹。

作为三星、小米、vivo等手机品牌的供应商,卓胜微在2017-2021年,营收复合增速高达51%,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高达66%,ROE维持在40%以上,基本面在投资人眼中堪称“完美”。

3月31日,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表示,中国各大安卓手机品牌纷纷削减订单,而且数额达到1.7亿部,占据今年出货计划的20%。

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照此数据来看,客户覆盖全球主要安卓手机厂商的卓胜微将面临不小的挑战。因为除了射频开关,卓胜微的其他产品如功率放大器(PA)、低噪声放大器(LNA)、SAW滤波器、射频前端模组等也都主要面向手机市场,这也是它最为市场诟病的地方——对手机依赖度高。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卓胜微业绩爆发的2017-2021年,手机市场就已经陷入持续萎缩的状态了,真正使得卓胜微成长的一方面归功于国产安卓手机品牌的崛起,另一方面则是其核心产品射频开关打开了国产替代的窗口。

换句话说,卓胜微的业绩和手机出货量不成正相关。

而从2020年起,卓胜微推出射频模组产品,并在2020年、2021年上半年获得收入2.78亿、6.62亿,营收占比从10%增至28%,预估2021年这块业务收入增速在300%-400%,成为新的增长极。射频模组的市场规模数倍于射频开关,且国产替代空间更大,所以大可不必因手机出货量减少而对卓胜微过于悲观。

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闻泰科技的情况则不太乐观。它目前主要有两大业务,一个是通讯业务,即提供智能手机、平板、笔电等产品ODM服务,另一个是半导体业务。

虽然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是车规半导体龙头,受益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对功率器件需求倍增的趋势,但是营收和营业利润占比分别达80%、60%的通讯业务仍是业绩支柱,在手机ODM格局固化、下游新增订单不足的情况下,通讯业务难免拖后腿。

2021年前三季度闻泰科技实现总营收386.46亿元,同比增长0.8%;实现净利润19.74亿元,同比下降14%。业绩上已经有所反映。

韦尔股份也在本次市场低迷的背景下遭遇投资者用脚投票,它的CIS、TDDI产品都非常依赖手机市场。

就拿TDDI来说,业内人士指出,年初至今,中国品牌厂商的手机出货量令人失望,拖累了手机用TDDI芯片的需求,相关TDDI芯片供应商面临降低第二季度报价的压力。

不过,韦尔股份早早意识到了消费电子“不可靠”,并在过去两年完成转型。比如其汽车CIS在欧美日韩多地区取得突破;安防CIS在欧美各大客户成为一供,几个著名欧洲品牌从三供变一供;培育新兴高速增长业务,包括MCU,射频、Mosfet、IGBT、SiC等产品线。

目前韦尔股份的手机CIS只占50%不到,而且公司计划在当前的40%-50%的营收占比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消费电子领域的比重。

综合来看,在手机市场萎缩的情况下,按照业绩受影响程度大小排序,闻泰科技 卓胜微 韦尔股份。后两者在手机领域都还有国产替代的空间,闻泰科技的ODM业务相对来说市占率更进一步可能性不高,会直面手机出货量减少的威胁;卓胜微虽仍固守手机市场,但是新产品的天花板高、增速快,后续推广情况值得关注;韦尔股份则是逐步平台化,拓展了多领域和多产品,抗风险能力更高。

本文作者 | 顾天娇     来源 | 英才杂志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 外资持续加码 彰显中国市场强“引力”
  • 开源证券:欧洲天然气危机愈演愈烈 有望推动国内部分化工品步入上行周期
  • 油价下半年首次上调 加一箱油多花约7.5元
  • 全球首款支持北斗卫星消息大众机!华为Mate50手机发布
  • 400亿龙头加持!头部玩家递表IPO,氢能赛道上市潮来了?
  • 危险的“套版号”灰产:一些网红游戏,竟是画皮的“妖”
  • 四川泸定震中周边多所监狱开通“震后热线”,全省监狱系统无伤亡
  •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西方若不取消制裁,俄方无法恢复供气
推荐内容
  • 第六届海南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举办
  • 一图读懂十年来我国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
  • 2家村镇银行部分股东拟被限制相关权利,大股东为许昌农商行
  • 2025年规划产业规模5000亿,上海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迎重大风口
  • 机构:苹果MR设备或推迟至2023年Q2之后发布 2023年出货量50万-60万台
  • Keep更新招股书 2022年一季度营收增加37.6%至4.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