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降费组合拳助力 上市公司研发投入逐年增长
炒股就看,减税降费权威,组合专业,拳助及时,力上全面,市公司研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发投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吴晓璐
见习记者 毛艺融
财政部部长刘昆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入逐我们实施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年增政府收入做减法,减税降费让企业轻装上阵、组合提升活力,拳助有效改善了市场主体预期。力上特别是市公司研2022年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超过4万亿元,发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入逐
“2022年国家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组合拳,切实为企业减税降负,提高退税效率,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董事会办公室相关人员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2022年增值税留抵退税金额相比2021年有比较大提高。迪哲医药2022年三季报显示,公司收到税费返还金额约6329万元。
稳定上市公司现金流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企业收到或缴回留抵退税款项产生的现金流量,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应将收到的留抵退税款项有关现金流量在“收到的税费返还”项目列示。因此,上市公司“收到的税费返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成效。
2022年前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收到的税费返还金额超6586亿元,远超2021年全年的3876亿元。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崔志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2年实施的税费支持政策对于稳定上市公司现金流、增强市场韧性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
2023年1月3日,发布公告称,下属子公司在2022年12月份收到增值税留抵退税金额合计6912.92万元,该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的退还将对公司及子公司现金流产生积极影响。
“包括增值税留抵退税在内的税费支持政策不仅改善了上市公司现金流,还极大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让企业轻装上阵。”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执行总裁杨志国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减税降费是助企纾困最直接、最有效的举措。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对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助力企业纾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杨志国进一步表示,对上市公司税费减免,增加了上市公司的利润,助力企业应对市场风险和成本压力,增强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激励企业科技创新
近年来,我国成体系地出台鼓励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市场主体创新发展。例如,2021年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允许提前清缴核算让企业尽早受益;2022年,进一步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这些税收优惠举措,对上市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研发能力、践行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税费支出政策主要是通过税收改革优化市场结构调整,促进上市公司结构性转型,特别是加大科技创新、凸显技术效益,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和强度,强化基础性研究,在专精特新方面有特色、有专长,提升上市公司的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崔志娟表示。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超20%。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研发支出达0.94万亿元,同比增长20%。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研发强度分别为4.59%、8.68%、4.30%。
杨志国表示,上市公司是最活跃的市场群体之一,是最具有创的群体之一,也是在发展过程中资金需求最大的群体之一,税费支持政策对上市公司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是引导企业高质量研发创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直接有效地推动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二是引导企业高质量持续发展。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从多角度、多方面、多维度支持上市公司群体的持续经营发展,既支持当前经济稳增长,又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专家建议进一步优化税费政策
刘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3年,财政部门将围绕市场主体需求精准施策,助力企业减负增能。一是助企纾困。根据实际情况,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并持续整治违规涉企收费。二是激发活力。在财政补助、税费优惠、政府采购等方面,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三是支持就业。统筹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多渠道支持稳岗扩岗,帮助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杨志国预计,2023年针对中小企业和特定行业的减税降费政策将会阶段性延续,具有时间性差异特点的减税降费政策有望长期延续。如中小微企业新购置价值在500万元以上的设备、器具按照一定比例自愿选择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优惠政策。
董秘程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减税降费给企业注入“真金白银”,支持了企业发展,2023年减税降费政策将会更精准,希望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和“双碳”业务发展。
- ·俞敏洪:东方甄选以前接近半年的带货量不如现在一天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 ·“双标”风波后,海天味业发澄清公告:国内国际市场,均售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
- ·百城房价指数:9月同比上涨0.15% “一城一策”助力楼市企稳,政策或继续优化
- ·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部长黄润秋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以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 ·寒冬将至:北溪疑云背后 德国能源危机的历史与现实
- ·10月8日保险日报:保险公司服务质量排行揭晓,精算师协会发出消费提示,购买增额终身寿险要谨慎
- ·国庆假日消费显活力 休闲度假和周边短途游成消费者刚需
- ·密集自购!四季度机构频频出手,抄作业吗
- ·最新!德国北部中断铁路已陆续恢复,警方称“没有迹象”表明有外国或恐怖主义势力参与
- ·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画面首次披露
- ·坐标中国 | 电力“生命线”如何跨越琼州海峡
- ·悲观预期消化殆尽! 芯片股左侧良机来临
- ·2022年第三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发布: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略有回升
- ·网红增额终身寿险的AB面
- ·新一期国债明日起售 票面利率高于部分银行同期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