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没签三方不让毕业?对高校就业率造假“零容忍”!!

没签三方不让毕业?对高校就业率造假“零容忍”!

时间:2025-07-07 21:09:00 来源:方领矩步网 作者:热点 阅读:435次

原标题 没签三方不让毕业?零容忍对高校就业率造假“零容忍”!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

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新华每日电讯”、没签中国青年报、让毕微博@、业对业率@财新网、高校@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外网

没签三方不让毕业?造假

毕业季进入尾声,多名应届高校毕业生表示,零容忍学校将毕业证、没签答辩、让毕评优等与就业协议挂钩,业对业率为求毕业,高校他们只能提供假证明。造假

3月初,零容忍河南某专科院校金融专业的没签李娜所在班级被辅导员通知集合。“不交(就业协议)不给毕业证。让毕”李娜回忆,这是集会的重点,由辅导员口头转述。

李娜提到的签协议、灵活就业,实际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的一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指标为“毕业去向落实率”,由协议和合同就业率、创业率、灵活就业率和升学率共同组成。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达1076万,同比增加167万。叠加新冠疫情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尤甚。部分高校将毕业证、答辩、评优等与就业协议挂钩,催生学生虚假“就业”行为。

辅导员出手相助

网店和打印店也能办妥

河北某大学应届毕业生张萌,最近正在为没找到工作而发愁——由于所学专业就业门路窄,很多同学工作都还没着落。

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尽早“就业”,辅导员将张萌他们拉进一个群,与群里的几家校外艺术工作室对接,尽早签订三方协议或灵活就业表。

“学校规定,每个工作室每个班最多只能签3人,辅导员叮嘱我们不能在一个工作室扎堆。”张萌私下向记者透露道。

学生迟迟找不到工作,辅导员甚至校方解围的做法并不鲜见。“实在找不到工作,学校会帮我们签订三方协议。”江苏一家高校应届毕业生李锐说,自己投了多份简历,但还没找到适合的工作。学校要求参评优秀毕业生的需先签订三方协议。为了不影响参评,他把三方协议发给校方代为签订。

更难以理解的是,有的学校还将签订三方协议作为获得毕业证、学位证的门槛。“辅导员将三方协议寄给我们,让大家自己找单位盖章签字,否则不给毕业。”安徽某学院应届毕业生郑伟明说,虽然近期准备专升本考试,没时间去找企业签订三方协议,但实在经不住辅导员三番五次催促,不得不托熟人找关系,辗转多方才找到一家企业签字盖章。

为了防止学校后期回访“露馅”,郑伟明还请人帮忙转告企业,拜托对方接到回访电话时,千万别说漏了嘴。

有的高校则以户籍、档案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唐山某学院应届毕业生王倩说,班级老师通知,如果没有签三方协议,个人档案等材料发回原籍后有可能会丢失。全班一共30多人,目前签好三方协议的不到10人。由于没有合适的工作,王倩打算参加公务员和研究生考试,因此只能和户籍地人才市场签三方协议,最后依靠她父亲的私人关系搞定了盖章签字。

“班里有不少同学找了一些企业‘假就业’,每年还要向企业缴纳400多元费用。”王倩说。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学校周边打印店和网店卖家,也公然做起签字盖章生意。“实在找不到工作单位的,我给你们支个招,去打印店搞一下,十几元就能搞定。”为让学生尽快在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登记、更新就业信息,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某班主任在班级群里,发了一个可代签三方协议的联系人方式。

网上有多家能代签三方协议的商家。在看到记者“能否代盖三方协议公章”的留言后,某商家立即追问所在学校、专业。记者提供相关信息后,不到一分钟,商家就发来相匹配的公司名称和岗位,“只要99元,协议书真实有效,包回访。”

教育部:不准强迫诱导毕业生签就业协议

遏制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数据上弄虚作假,教育部再出招。教育部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调度会。会议重申,各地各高校要严格落实“四不准”纪律要求,1、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诱导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2、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3、不准将毕业生见习证明作为就业证明,4、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虚假就业协议。

就业数据上做文章

这次教育部查处就业率造假的决心很大,关键是出了硬招。比如,教育部通过国家政务接口、第三方平台等权威渠道,对毕业生已签订就业协议的用人单位数据进行核查比对。再比如,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就业数据调查核查。从2020年起,教育部便开始委托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和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开展抽样调查。真查,就能查出问题;查出了问题,就要真问责。

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召开专项会议指出,要真刀真枪与统计造假作假行为作斗争。近日,三省四地区统计违法被通报,有关部门表示,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统计违纪违法行为。高校就业率造假是对高校公信力的极大伤害,治理同样要遵循“零容忍”逻辑,对造假数据挤干水分、张榜公开,确保每个数据都硬邦邦,经得起推敲。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 刘强东发布京东全员信:副总监级别以上降薪10%-20% 捐款一亿扩充“员工子女救助基金”
  • 李嘉诚杀回来了,和记黄埔现身广州
  • 广州2025年市场主体总量将突破400万户,开办企业有望半天“搞掂”
  • 4月22日至5月7日15时,北京累计报告688例感染者,涉及15个区
  • 奥迪一汽新能源工厂实现暖封闭,新车将于2024年底投产
  • 北方暖热中断局地降温超10℃ 南方阴雨再来
  • 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78例,多名感染者曾多次报告核酸结果为阴性
  • 接近关停?平安医保科技回应称相关业务已融入兄弟子公司
推荐内容
  • 再保险“国际板”建设规划方案来了!这些保险机构参与
  • 上海疫情中,大医院坚持开放“生命线”有多难?
  • 为防疫在居民楼道内设置铁线圈?视频拍摄地其实位于马来西亚
  • 居民楼水泥块掉落砸出小坑,粉碎石块反弹险伤人
  • 快讯:通信服务概念股震荡走强 中国联通涨停
  • 又一明星基金经理离职,中国基金业再现“奔私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