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信托公司“中考”成绩出炉!新一轮行业洗牌要来了?!

信托公司“中考”成绩出炉!新一轮行业洗牌要来了?

时间:2025-07-08 00:59:49 来源:方领矩步网 作者:综合 阅读:206次

炒股就看,中考权威,信托新轮行业洗牌专业,公司及时,成绩出炉全面,中考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信托新轮行业洗牌

随着半年度业绩披露期的公司到来,各家信托公司2022年上半年的成绩出炉“成绩单”渐次揭晓。

截至7月15日,中考共有59家信托公司披露了未经审计的信托新轮行业洗牌2022年半年度财务报表。梳理相关数据可见,公司在行业严监管、成绩出炉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中考背景下,信托业在2022年上半年的信托新轮行业洗牌整体业绩承压。与此同时,公司行业分化的格局仍在加剧。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伴随着资管新规在2022年正式实施,不同信托公司的业务模式与板块重构即将在新一轮行业洗牌中基本成型。以此为基础,信托公司的业务定位和创新转型,或成为行业格局重塑的重要先决条件。

业绩整体承压

又到半年度业绩披露期,处于转型“深水区”的信托业表现如何?百瑞信托研发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共有59家信托公司披露了未经审计的2022年半年度财务报表,从数据能够同期对比的57家信托公司财务数据来看,信托整体业绩表现承压,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下滑均出现下滑。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57家信托公司营业收入的平均数为12.42亿元,较去年上半年下降13.35%,营业收入的中位数为7.13亿元,较去年上半年下降26.32%;今年上半年,57家信托公司净利润的平均数为4.7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下降20.62%,降幅高于营业收入。

事实上,信托业的业绩压力在一季度就有所显现。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信托行业的经营业绩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共实现经营收入205.15亿元,同比下降28.25%;实现利润总额为123.84亿元,同比下降31.42%;实现人均净利润42.72万元,同比下降29.5%。

百瑞信托研究发展中心分析称,信托行业自2018年资管新规颁布后进入调整期,资产规模、营收指标在2021年止跌企稳,但受宏观经济下行、资本市场波动等复杂外部环境影响,今年上半年信托公司经营业绩整体下滑。

“今年宏观经济环境较为复杂,行业严监管仍在持续,因此对信托公司来说最重要是化解存量风险,加大转型力度。在此过程中,此前对信托公司收入贡献最大的融资类信托、房地产业务会继续压降,同时大多数转型业务尚无法为信托公司业绩带来显著提振,因此短期行业整体业绩承压态势可能延续。但随着信托公司转型效果渐显,行业经营情况会逐步修复。”一位资深信托研究员坦言。

分化致行业马太效应加剧

几家欢喜几家愁。“分化”一直是信托业近年来的关键词之一。纵观各家信托公司2022年上半年的业绩情况,可以发现行业的马太效应仍在加剧,“头部”与“尾部”公司的差距正不断拉大。

百瑞信托研究发展中心的统计显示,2022年上半年57家信托公司营业收入的中位数为7.13亿元,大幅低于平均数,且较2021年上半年下降26.32%。对此,百瑞信托研究发展中心分析认为,对比营业收入的平均数与中位数,2022年上半年信托公司营业收入中位数的下滑速度明显高于平均数的下滑速度,说明行业整体营收下滑的同时,行业中枢下降更快,头部集中效应仍在持续。

具体到各家信托公司的情况来看,净利润的区间分布在2022年上半年呈现为“尾部增加,头部减少”的局面。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分布于较高区间(10亿元之上)的信托公司减少了3家,较低区间(1亿元之下)的信托公司数量增加了3家,分布于中间区间(5-15亿元)的信托公司数量保持不变。

缘何信托业的分化未见改善,反而愈演愈烈?

在清华大学法学院金融与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邢成看来,不同信托公司的转型成效和转型路径已发生明显差异,业务模式的差异化和行业分化正迅速加剧。而业务定位差异化的形成,部分机构是主动性选择使然,部分机构则是被动筛落导致。“2022年是资管新规正式实施的元年,也将是信托行业重新洗牌板块重构的元年,信托公司结合自身禀赋优势及时转型创新势在必行,且时不我待。”邢成分析道。

及时转型成领先者“秘籍”

“我在调研中发现,那些提前转型并积极布局标品信托、家族信托等业务的公司,目前很多业务已经做得风生水起。”清华大学法学院金融与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邢成告诉记者,“以标品信托业务为例,有些公司花重金引进整个团队,并在中后台系统支持、业务流程打造及组织架构上进行及时调整与磨合,转型效果非常不错。”

从数据来看,今年来信托公司纷纷抢滩标品业务。用益信托数据显示,6月标品业务已经成为集合信托新增规模的主力军。具体来看,6月共计成立集合信托产品2177款,成立规模为1095.86亿元,环比5月增长90.55%。其中,投向金融领域的产品成立规模为595.7亿元,占比超过50%,环比增加188.08%。

而以家族信托为主要转型方向的财富管理业务也已成为信托公司的布局重点。据统计,截至2021年9月,68家信托公司中已有59家开展了家族信托业务,家族信托存续规模约为3100亿元,连续6个季度上升。

此外,多家信托公司还在本源业务上持续探索创新,“全国首单”层出不穷。比如,近日国投泰康信托表示已成功发行全国首单车险分期ABS;中诚信托则落地首单未成年人作为委托人的慈善信托;去年中海信托、兴业信托、中航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还宣布了多项绿色信托产品的“首单”创新。

“信托虽然处于转型期,很多传统业务压降,但是信托制度的灵活优势一直没变,未来本源业务的创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抢占先机尤为重要。”一位信托业务人员透露。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 日企高管:“排除中国的”供应链不现实
  • 三亚针对滞留酒店游客提供半价优惠续住服务
  • 解密北上资金与A股市场走势关系,优质赛道且北上资金大幅加仓股有望成后市“黑马”
  • “封锁台岛”,解放军投入哪些武器?
  • 李冠杰:能源危机是英国艰难时刻的开端
  • 三亚市旅文局回应“酒店半价比预订价格高”:变相提价可投诉
  • 传抖音考虑收购每日优鲜 官方回应来了:消息不实
  • 日媒:消费者换机意愿下降,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跌至10年来最低
推荐内容
  • 一行两会负责人最新发声 支持房企融资三支箭怎么射
  • 清盘还是保壳? 710只迷你基金生死时速
  • 金斯瑞生物科技:传奇生物委任新董事
  • 证券日报头版:进一步激活房地产市场 让不动产合理“动起来”
  • 快手高管解读2022年Q3财报:开放外链短期对整体GMV大盘贡献非常有限
  • 8省市列入第二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 跨境资金统筹使用节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