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下半年中国经济,物价、就业、消费怎么走?国家统计局回应!

下半年中国经济,物价、就业、消费怎么走?国家统计局回应

时间:2025-07-07 17:19:15 来源:方领矩步网 作者:百科 阅读:666次

中新经纬7月15日电 15日,下半消费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年中初步核算,国经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62642亿元,济物价业家统计局按不变价格计算,走国同比增长2.5%。下半消费

谈及中国经济全年目标、年中地区经济运行状况、国经就业形势、济物价业家统计局通胀压力……热点问题,走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下半消费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进行了回应。年中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经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 来源:中国网

谈国民经济

——有望逐步恢复,济物价业家统计局保持平稳增长

下阶段中国经济能否实现持续恢复?走国对此,付凌晖指出,二季度我国经济克服多重压力挑战,主要指标止住下滑态势,实现企稳回升。下阶段,尽管受到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冲击等超预期因素影响,经济运行面临较多困难挑战,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韧性足、潜力大、空间广的特点明显,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国民经济有望逐步恢复,保持平稳增长。

谈地区经济

——疫情不会改变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大趋势

对于地区经济,付凌晖表示,今年上半年以来疫情对部分地区经济运行造成了较大影响,但是应该看到,疫情的冲击影响都是短期的、外在的,不会改变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大的趋势。

总的来看,我国多数地区经济总体稳定,中西部增长快于东部,区域协调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部分地区受疫情影响遇到暂时困难,但在各项稳定经济政策措施作用下,经济运行加快恢复。当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地区之间发展差距较大,下阶段要继续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地区差距,促进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谈全年目标

——多数结论认为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在5%-6%之间

如何看待下半年经济恢复对实现全年5.5%GDP增长目标的可能性?付凌晖回应称,关于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很多机构和学者都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有一定的差异。多数结论认为,现阶段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大概在5%-6%之间。未来随着中国经济体量增大,劳动力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潜在增长率水平也会逐步降低。

但从全球范围看,5%-6%的潜在增长率仍然处于中高水平,特别是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量条件下,能保持中高水平增长是非常不容易的,也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还是比较大的。

谈工业生产

——汽车行业回升对工业增长带动比较突出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月份增长3.9%,这一指标是怎么实现的?

付凌晖介绍,受到疫情冲击,4月份工业生产有所下降,5月份由降转升,6月份增速明显加快。6月份工业生产回升,从结构上来看,主要是装备制造业回升比较明显,特别是汽车行业的回升,对于整个工业增长的带动是比较突出的。其他行业随着经济恢复,对整个工业增长也起到了一定支撑作用。

付凌晖强调,目前工业产销衔接不畅问题仍然存在,部分行业企业困难较多,稳定工业经济仍需要持续努力。下阶段,要落实好各项助企纾困政策,强化物流保通保畅,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推动工业生产平稳运行。

谈就业

——青年人就业压力大问题仍较突出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4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6.1%,从5月份开始,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两个月下降,5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6月份进一步降至5.5%。

付凌晖表示,随着经济恢复,稳就业政策显效,二季度我国就业形势总体呈现改善趋势,但是青年人就业压力大的问题仍较突出,必须持续抓好稳就业工作,特别是重点群体就业,要进一步落实稳就业政策,落实就业帮扶,促进就业形势持续向好。

谈物价

——生猪价格不具大幅上涨基础

谈及CPI,付凌晖称,从国际范围看,我国CPI涨幅明显低于欧美国家水平,主要是由于我国没有采取“大水漫灌”的强刺激政策。面对国际输入性通胀,加大了国内市场保供稳价的力度;此外,加强粮食生产,今年的夏粮实现了丰收,夏粮生产比上年增长了1%,保障了CPI总体稳定。

对于社会关心的猪肉价格上行会不会影响CPI整体涨幅问题,付凌晖表示,总的来看影响有限。目前,生猪产能总体恢复到了正常水平,价格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前期压栏大猪会陆续出栏,有利于增加猪肉供给。加之相关部门加强市场调控,稳定供求关系,将促进价格平稳运行。

谈消费

——有望保持持续恢复

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7%。但5月份以来,促消费政策显效,社零总额同比下降6.7%,降幅收窄4.4个百分点;6月份增速转正,同比增长3.1%。

付凌晖表示,5月份以来国内消费经受住疫情冲击,呈现回升势头,积极变化明显增多。尽管消费恢复还面临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消费场景受限等制约因素,但我国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模式创新的趋势不会改变,加之社会保障不断完善,稳就业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我国消费有望保持持续恢复。(中新经纬APP)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 鹏博士DCI | 让企业享受高速、安全的上云网络服务
  • 新华保险上半年保费收入1026亿,银保渠道保费收入近312亿
  • 国内首条中心城区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在上海浦东启用
  • 戈尔巴乔夫刚去世 西方就开始篡改历史:普京开启冷战
  • 俄气暂停向法国主要能源供应商供气
  • 郁亮发声:“行业需要生火取暖”
  • 依托科技创新提升发展的韧性和活力,科创板公司完成2022年半年度报告披露:共计营收5195亿元,同比增长33%
  • 三部门发文!加快培养这类高层次紧缺人才
推荐内容
  • 英国芯片厂员工方致信商务大臣,反对强迫中企出售股份
  • 平均日赚4.35亿,中国煤炭三巨头上半年净利创新高
  • 中林集团与农发行山西省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66亿!牧原股份半年亏了去年一年利润,忙着买理财、增资子公司“补坑”
  • 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构建资本市场与创新创业共生共荣
  • 供应半年增380%却仍需排队1到3个月 九价HPV疫苗为啥还“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