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6家公司“迟到”年报 被出具非标意见!

6家公司“迟到”年报 被出具非标意见

时间:2025-07-07 10:26:35 来源:方领矩步网 作者:热点 阅读:625次

炒股就看,迟到权威,司年专业,报被及时,出具全面,非标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迟到

◎记者邱德坤

到了6月30日,司年众多年报“难产”的报被A股公司藏不住了。

本报5月9日以《疫情影响叠加审计机构意见不一11家A股公司年报未按期“交卷”》为题对部分公司未能按期披露年报一事予以报道,出具截至4月30日,非标11家A股公司未能披露2021年年报,迟到根据相应规则,司年宽限后的报被披露时间应不晚于6月30日。如今,出具其中6家公司披露的非标2021年年报被出具非标意见,包括3家被证监会立案的公司。

在年报披露前后,这些收到非标意见的公司仍然频繁出现信息披露问题。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上市公司年报研究中心主任叶小杰认为,这些公司存在的问题反映出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或者存在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延期发布难达标

监管要求年报延期披露不晚于6月30日,st辅仁、延安必康就“踩点”披露了2021年年报,但是均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4月30日,这两家公司无法披露2021年年报。ST辅仁表示,聘请审计机构的时间较晚。延安必康称,在重大事项上与审计机构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目前来看,这两家公司未能在4月30日及之前披露年报,有着更多自身的问题。以延安必康为例,审计机构对其2021年年报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主要涉及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资金占用、存在无商业实质的资金往来、违规担保等问题。其中,延安必康子公司江苏北度新能源有限公司,在2021年共支付给江苏北角度新材料有限公司(延安必康实控人控制的公司)5054.61万元,挂账“其他应付款”科目的借方,当年回款245.82万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仍有余额4808.79万元未归还。

对于2021年度业绩预告、业绩快报与经审计数据存在差异,延安必康称是“受疫情影响,在审计过程中的函证问询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比如,公司此前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9.5亿元至10亿元,最新预计亏损7.8亿元至8.8亿元,经审计亏损8.22亿元。

对此,延安必康董事崔清维未签署书面确认意见,不保证2021年年报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叶小杰表示,疫情会对公司经营及审计造成一定影响,但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要明确该影响是否能解释延期披露年报的行为。

信息披露问题频现

年报“难产”的6家A股公司,在披露年报的同时或前夕,频繁爆出信息披露问题。

以ST辅仁为例,公司6月30日披露2021年年报,却在6月29日披露2021年度业绩快报和2022年一季度业绩快报的更正公告。其中,2021年归母净利润由亏损17.96亿元,修正为亏损31.99亿元。

6月30日,ST辅仁公告称,公司此前收到法院送达的法律文书,14名投资者以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为由,对公司提起涉及465.3万元的民事诉讼,当前处于审理阶段。

更为严重的是,ST辅仁年报“难产”被证监会立案,指出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因年报“难产”被证监会立案的还有未来股份。该公司6月30日披露了2021年年报,但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随之而来的是,公司独立董事郝军、刘文新基于审计意见,均无法保证2021年年报的真实、准确、完整,并辞去了在公司的所有职务。

未来股份的信息披露问题,此前已经显露。4月29日,未来股份因为不能按期披露2021年年报,收到了上交所的监管工作函。未来股份回应称,定期报告涉及的部分信息在准确性、完整性上暂时无法核实,需进一步梳理清查。同时,未来股份在编制和配合审计2021年财报过程中,发现了此前存在会计差错。公司按相关规定更正前期重要差错,导致2020年年报的货币资金减少6亿元、预付款项增加6亿元。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 海外风险加剧 A股表现分化短期难以全面大涨
  • 加拿大大面积断网 上千万民众生活被打乱
  • Canoo暴涨超90%,与沃尔玛签订4500辆全电动送货车供应协议
  • 多哥北部发生疑似恐怖袭击 造成7名儿童死亡
  • 联合国大会主席理事会主席韩升洙:金融科技成为数字时代全球金融业创新及竞争的新焦点
  • 快讯!外媒:乐高称将“无限期”停止在俄业务
  • 早盘:美股转涨 科技股涨幅领先
  • 228家公司预告半年报 逾八成预喜 能源公司领衔预增阵营
推荐内容
  • 连花清瘟卖断货,以岭药业急聘短期工,背后的原因是……
  • 创始人下落不明 加密货币对冲基金三箭资本清盘程序遇阻
  • 东亚前海|紫金矿业点评:22H1业绩同比增加91% 矿业龙头迎量价齐升
  • 小康股份拟更名赛力斯强化华为标签,三线车企如何支撑千亿市值
  • 国家疾控局:部分地区疫情扩散速度加快 防控难度不断加大
  • 港股年内最大IPO来了!2022级新股将达36只 “A+H”股扩容至14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