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上海产业链“回血”|追回 “618”:撬动消费回暖 线上动能待释放!

上海产业链“回血”|追回 “618”:撬动消费回暖 线上动能待释放

时间:2025-07-07 12:26:35 来源:方领矩步网 作者:综合 阅读:904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陶力 实习生李强 上海报道 蒸腾的回血烟火气,在上海夏日缓缓升起。上海上动释放

6月6日傍晚,产业在宝山区的链追某小区里,快递包裹堆积的回撬数量,已经是动消上周的近三倍。来自多家物流公司的暖线能待快递员们,正有条不紊处理着溢到通道里的回血包裹。而一些刚刚下班的上海上动释放上班族,忙不迭地拖着小推车来取货。产业

这一景象,链追实属久违。回撬6月1日,动消上海正式进入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暖线能待另一方面,回血各大电商平台都在持续预热后,开启了一年一度的618购物节。为了助力复工复产,拼多多将为所有上海用户派发规模超过30亿元的专属618消费优惠券。天猫和京东则推出了相应的满减政策,并加大对商家的扶持力度。

对于平台和品牌来说,今年的618殊为不易。

全行业除了面临物流、供应链、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库存和生产的不确定性之外,当下更为重要的是提振消费信心。618能否带动消费回暖?如何突破现有的痛点?消费的下一个增长空间在哪里?

“目前为止社会物流体系相比4月已经有很大程度的恢复。如果能够在不确定的疫情态势下,确定性地保障供应链和物流的稳定和畅通,商业将可能稳定经营,消费情绪和意愿也能更好的恢复。”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张勇在该公司财报电话会上表示。

信心永远比黄金重要,今天的上海对这句话体会尤深。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人,都期待消费重地的繁华,能够早日归来。

追回失去的市场份额

消费行业在过去的一季度遭遇不振。国家统计局披露的2022年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显示,今年1-4月期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3.8万亿元,同比下降0.2%,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4月单月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9483亿元,同比下降了11.1%。

作为全国的消费龙头,上海疫情也导致整个长三角的线上消费受到了影响。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单月,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48.3%。

对于全国局部疫情散发对业绩的影响,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张勇在该公司财报电话会上介绍称,疫情冲击下,阿里4月份整体收入出现低个位数的负增长,在中国零售市场,淘系实物成交在4月同比降幅略高于10%。“尤其对于上海深圳及其周边城市,他们同时也是重要的商家聚集地,因疫情而引起的供应链和物流的中断,造成了广泛性的影响。”

在他看来,目前为止社会物流体系相比4月已经有很大程度的恢复。如果能够在不确定的疫情态势下,确定性地保障供应链和物流的稳定和畅通,商业将可能稳定经营,消费情绪和意愿也能更好的恢复。

疫情之下的物流与供应链的受阻、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等,给商家和平台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拜尔斯道夫中国企业事务总经理雷开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疫情影响下,上海周边的物流中转仓无法正常出货,而受困于物流中断,过去一到两个月上海的电商都步履维艰。“直到4月22日,开始逐步恢复,产能也开始爬坡。目前的产能,逐步接近恢复到100%的水平。”

在此背景下,各大电商平台从5月底纷纷开启618预售,借机提振社会消费、帮助平台和商家休养生息。这场年中最重大的购物节,也因此显得更加意义非凡。

福建省长汀县亦能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赖启春也注意到,同以往相比,今年能明显感觉到平台的补贴力度有所提升。

“平台希望将在疫情影响下失去的市场份额拿回来,注意力也在从价格逐渐转向质量,已经不再一味地追求便宜的东西卖得量大,而是更多地希望在品质上进行提高。”赖启春表示,由于自己经营的生鲜产品复购率相对较高,线上订单量并没有因此减少。

他还透露,在拼多多平台上,以往荔枝品类的补贴额度大约在10%-20%,现在618期间的补贴比例已经提高到了近30%。在补贴的拉动下,他的单店每天订单量可以做到近8000单。

相较于生鲜品类,美妆、护肤、个护品类面临的压力也各不相同。“618我们也是希望能抓住这一波机会,但是眼下的困难是缺货,产能还在一个爬坡的阶段。希望到了下半年,通过加大新品的研发力度,以及增加新的品类,找到更大的增长空间。”雷开霆透露,抓紧复工尽快恢复产能,将产品能尽快送到消费者手中是当务之急。

4月下旬,作为妮维雅母公司的拜尔斯道夫上海制造中心,也成为青浦区首批复工的外资企业之一。目前,该中心实行全封闭管理模式,并制定了分区分类管理制度、疫情防控方案、突发应急处置预案等,安排每日抗原检测。所有物流车辆及物资进入工厂前进行严格的消杀和静置,设置独立隔离点。雷开霆表示,仍然看好中国的消费市场以及消费潜力。

物流与场景重塑

随着电商平台“618”预售商品将陆续进入发货、转运、配送等环节,物流成为关键点。在运力不足、时效不能保障等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情况下,商家能否正常发货、转运能否稳定畅通、快件能否及时派送,是今年618回血之战面临的最大难题。

6月1日,上海正式全面复工复产,快递业务也迎来了2个月以来的最高峰,仅中通快递当天揽派量就超过300万件,恢复到常态化的80%以上。但是,对于一些特殊品类来说,仍然需要时间。

“像我们的一些生鲜产品,从6月1号开始的这几天,上海地区每天的订单增速都在20%-30%,还是恢复比较快的。但未来仍要取决于物流恢复情况,如果恢复正常,我觉得这个618算是一个比较好的复苏契机。”福建省漳州市萤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剑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保障未来电商平台的恢复进程,除了加大补贴、疏通物流之外,还要考虑增加整个供应链体系的柔性。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行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宏民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将柔性管理和生产提上日程。“比如让原本负责某一特定工作的员工,通过轮岗换岗等方式,能够胜任多个岗位,避免某个员工被封控造成岗位停摆,继而无法维持正常生产的情况。适应大的趋势和环境,才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

他预计,疫情之后,一些家庭消费者会去囤积一些食物、日常生活用品,所以相关的销量会有较快增长。此外,消费者对于生活保障类用品的价格敏感度有所下降,也会带动相应消费品的销售额上升。

“由于长期居家,消费场景过于单调,居民对于新鲜刺激仍有很强的需求,企业可以积极开拓新的消费场景。无论是产品开发,还是平台运营,未来如果能够营造出一些新颖别致的场景,还是会吸引人。”陈宏民表示。

在此背景下,今年618,各大电商平台,除了推出针对消费者的补贴优惠外,也加大了对于商家的支持力度。此前,阿里巴巴国内数字商业板块总裁戴珊在与300多名商家交流时直言,今年的重任是帮助商家有增长。过去一个月,该平台持续推出了30多条举措以纾困商家。京东方面也表示,京东将针对疫情相对严重的地区加强保供,最大程度保障供货、履约。

但是,告别眼下的窘境,仍然需要时间。也正如陈宏民所言,消费者报复性购物的反弹,还取决于外部因素,“首当其冲的就是物流,再就是消费的兴趣和信心。要恢复到三月份的状况,估计一个月还不能完全缓解。”

此前,上海市邮政管理局局长冯力虎在5月19日公开表示,到6月中上旬,全市寄递企业的分拨中心、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能够全部恢复运营。

这意味着,行业仍然需要等待。或许,我们不会很快迎来一个爆发式反弹的618,但只有全行业共同面对,鼎力相扶,才能迎来新的起航。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 量化大厂遭遇“升级骗术”,电商式俗语上阵,行骗能力翻倍?
  • 快狗打车首日挂牌午后大幅跳水逾11%,早盘一度涨7%
  • 王小洪任公安部部长
  • 教育部:确保为确需隔离的返乡学生免除集中隔离费用
  • 中国太保集团董事长孔庆伟:在再保险“国际板”建设的前期将主动发挥头部企业的专业能力
  • 交通运输部等四部门:有序开展纯电动、氢燃料电池、可再生合成燃料车辆、船舶的试点
  • 买不到药,加不起油,斯里兰卡怎么了?
  • 怀旧是门好生意!后街西城合体,侏罗纪恐龙揽金6亿,周杰伦要出新歌了?
推荐内容
  • 中欧基金桑磊:构建FOF投资组合就像一场“田径比赛”
  • 理想汽车增程式路线先天劣势难解 技术根基动摇L9或沦为过渡产品
  • 272亿,茅台把一半净利润拿出来分红!16万股民沸腾了,股价重回2千
  • 智慧芽:北交所公司专利总量超9200件 专利强度仅次于科创板
  • 市场上出现“链花清温茶”“莲花清温口服液”?以岭药业回应:非授权生产 已致消费者产生误解
  • 经济学家警告:泛大西洋经济衰退“越来越有可能”!